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
攻略:刷新导论 [2024/03/16 16:12] – [刷新导论] ZZ | 攻略:刷新导论 [2025/02/06 11:06] (当前版本) – [刷新导论] 进度 ZZ |
---|
====== 刷新导论 ====== | ====== 刷新导论 ====== |
| |
[[https://docs.qq.com/doc/DTlpGdUpmYkpxZEVZ |原链接]] | [[https://docs.qq.com/doc/DTlpGdUpmYkpxZEVZ|原链接]] |
| |
表格及图片尚未搬运完成,欢迎帮忙 | 批注部分尚未搬运完成<del>(因为表格全是搬的图片,不方便插批注)</del>,欢迎帮忙 |
| |
===== 0 前言 ===== | ===== 0 前言 ===== |
PvZ键控炮阵四大难题之三——砸率、炮损、炸率——如今都有了定量分析与应对方案,但自然出怪的数据研究仍然几乎是空白。一直以来,炮阵玩家对自然出怪的印象大概是这样的: | PvZ键控炮阵四大难题之三——砸率、炮损、炸率——如今都有了定量分析与应对方案,但自然出怪的数据研究仍然几乎是空白。一直以来,炮阵玩家对自然出怪的印象大概是这样的: |
| |
【PVZ大厦.gif】(待补) | [{{:攻略:pasted:20250206-104847.png|PVZ大厦.gif}}] |
| |
为了扭转这一情况,有几个问题需要重新作出回答: | 为了扭转这一情况,有几个问题需要重新作出回答: |
以下是一些僵尸的权重信息,按照刷新贡献排序(很快就会说这是什么)。表中未出现的僵尸刷新贡献均不超过 7.5。 | 以下是一些僵尸的权重信息,按照刷新贡献排序(很快就会说这是什么)。表中未出现的僵尸刷新贡献均不超过 7.5。 |
| |
^ ^ 权重 ^ 血量 ^ 刷新贡献(×10000) ^ | ^ ^ 权重 ^ 血量((用于刷新计算的血量与僵尸实际血量有差异(具体而言,能被大喷穿透的防具血量×0.2)。本文中的血量默认为前者。)) ^ 刷新贡献(×10000) ^ |
| 红眼 | 1000 | 6000 | 60 | | | 红眼 | 1000((在旗帜波会变为6000)) | 6000 | 60 | |
| 白眼 | 1500 | 3000 | 45 | | | 白眼 | 1500 | 3000 | 45 | |
| 铁桶 | 3000 | 1370 | 41.1 | | | 铁桶 | 3000 | 1370 | 41.1 | |
<fs small>【表4.5.1 全对称树八炮各条件下意外概率】</fs> | <fs small>【表4.5.1 全对称树八炮各条件下意外概率】</fs> |
| |
与此前结论不同,**单边无冰分离的刷新稳定性**(0.045%)''略强于双边热过渡''(0.093%),在红白关使用是没有问题的。但是,全对称树八炮在单红关也需要使用这一操作,这是此阵型刷新不稳定性的主要来源。接下来主要计算该阵型在有红、车,无白关下的意外率。 | 与此前结论不同,**单边无冰分离的刷新稳定性**(0.045%)**略强于双边热过渡**(0.093%),在红白关使用是没有问题的。但是,全对称树八炮在单红关也需要使用这一操作,这是此阵型刷新不稳定性的主要来源。接下来主要计算该阵型在有红、车,无白关下的意外率。 |
| |
即使考虑自然输出刷新,从变速前ch4到变速后C6i的过渡也是成立的。该阵型有如下三处不稳定性: | 即使考虑自然输出刷新,从变速前ch4到变速后C6i的过渡也是成立的。该阵型有如下三处不稳定性: |
下面是部分相关系数的数据: | 下面是部分相关系数的数据: |
| |
【3张表待补】 | [{{:攻略:刷新导论:621.png?400|表6.2.1 加速波各时机PPDD之间的相关系数}}]\\ |
| |
| [{{:攻略:刷新导论:622.png?400|表6.2.2 1冰减速波各时机IPP-PP之间的相关系数}}]\\ |
| |
| [{{:攻略:刷新导论:623.png?400|表6.2.3 红白车关各时机双边热过渡之间的相关系数(单红、单白关的数值与之接近) |
| ((33: 只收冰车))((173: 收冰车矿工))((301: 收冰车矿工跳跳))((589: I3PPdd(测试时1冰,对应最晚不伤巨人时机为589)))}}] |
| \\ |
| |
这几张表不能覆盖全部的操作,而且没法精确计算连续三波延迟的概率。但是,可以粗略估计激活操作间的相关系数约为8,分离操作间的相关系数约为3。 | 这几张表不能覆盖全部的操作,而且没法精确计算连续三波延迟的概率。但是,可以粗略估计激活操作间的相关系数约为8,分离操作间的相关系数约为3。 |
刷新导论使用的数据分析代码可在[[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SAU2LH-Liyb52u-c8-KbBg?pwd=1437|此处]]下载。测试脚本未经系统整理,暂不提供下载。有问题可以在b站和贴吧的评论区询问。 | 刷新导论使用的数据分析代码可在[[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SAU2LH-Liyb52u-c8-KbBg?pwd=1437|此处]]下载。测试脚本未经系统整理,暂不提供下载。有问题可以在b站和贴吧的评论区询问。 |
| |
<del>课后习题:寻找【PE】最后之作在自然出怪下的较优解。</del> | <del>课后习题:寻找[[阵型:pe_最后之作|PE. 最后之作]]在自然出怪下的较优解。</del> |
| |
| |